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艳妇乳肉豪妇荡乳av无码福利,阳茎伸入女人阳道视频免费,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伊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3866號建議及辦理復文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3866號建議

關于推進自閉癥兒童教育發(fā)展的建議

  孤獨癥,又稱自閉癥或孤獨性障,表現(xiàn)為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和刻板的重復同一種行為,是廣泛性發(fā)育障礙的代表性疾病。其中,孤獨性障礙與阿斯伯格綜合癥較為常見。男女比例約為3:1到4:1,女孩癥狀一般較男孩嚴重。

  一、現(xiàn)狀

 ?。ㄒ唬┲袊嫜芯吭骸吨袊蚤]癥兒童現(xiàn)狀分析報告》顯示,目前據推算我國0-14歲自閉癥患者超過200萬(目前沒有官方專門機構統(tǒng)計數(shù)據),二十年數(shù)量上升百余倍,而全世界共有3000萬自閉癥患者。隨著患者人數(shù)不斷提高,人們開始意識到嚴重性,但是,現(xiàn)在國內訓練機構只能滿足全國十分之一的需求。有登記的各種類型訓練機構700多家,有意愿和政府部門開辦機構的寥寥無幾。超過90%的機構由自閉癥孩子的家長開辦,這也是一種被迫無奈的自我拯救。

 ?。ǘ┯捎谧蚤]癥者往往表現(xiàn)為與常人不同的行為習慣,在快速發(fā)展的今天,他們不免被人們排擠在社會邊緣。對自閉癥者,人們缺乏應有寬容和理解,導致他們在受到自身缺陷困擾同時,還忍受別人的歧視。很多學齡自閉癥兒童不能進入普通學校,但又沒有一個像聾啞學校那樣專門為自閉癥者學習的學校。更多時候,家長承擔了自閉癥孩子的融合教育壓力。

 ?。ㄈ┰诤芏嘟洕^落后的鄉(xiāng)村,很多人根本不了解自閉癥,即使有愛心,也無處可用,他們更多的是感嘆命運的不公,沒有及時將嬰幼兒送去醫(yī)院治療,錯過了治療最佳時期。更有甚者,在得知小孩患病后,由于經濟上擔負不起,把孩子丟在荒野,任其自生自滅。以上種種現(xiàn)象令人痛心。

  二、存在的問題

 ?。ㄒ唬┳蚤]癥教育資源嚴重缺乏。全國目前能接納自閉癥患兒的機構數(shù)量少,且多為民辦性康復機構,主要針對學前兒童,費用基本由患者家庭承擔。這些機構場地規(guī)模小,接納能力有限,與自閉癥兒童的龐大需求相比,杯水車薪,尤其是學齡段的自閉癥患者很難得到安置。自閉癥機構良莠不齊,家長們急迫期望建立自閉癥兒童義務教育特殊學校,使孩子得到公平享有義務教育機會。

  (二)民辦機構發(fā)展缺乏政策支持。目前受機構、編制制約,自閉癥康復機構主要以民辦機構為主。而民辦機構因缺乏場地、設備、技術、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政策支持,僅靠學費維持,因此收費偏高。自閉癥兒童不能享受政府提供的九年義務教育公共資源,患兒的入托、入學、社會保障及成年后的就業(yè)問題,已成為殘疾群體中最為突出的社會問題。因此,民辦機構發(fā)展舉步維艱。而已經在崗專業(yè)人員的培訓、優(yōu)秀教師工資等待遇沒有相應保障,也難以留住人才。民辦機構運行僅靠家長所繳的培訓費遠不能解決問題。唯有政府提供場租、水電、公益崗位、社會購買服務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自閉癥機構才能健康發(fā)展。

 ?。ㄈ﹪页雠_的政策?!捌卟蕢簟惫陋毎Y兒童救助政策規(guī)定救助對象:年齡3-6歲(項目實施的年度周期為從該年度9月1日至下一年度8月31日。該年度確認的受助對象應在該年度9月1日前,年齡在3-6歲范圍內(最大年齡不超過6周歲)。救助條件:經衛(wèi)生部門認定的診斷機構確診的孤獨癥兒童。資助對象為符合條件的城鄉(xiāng)有康復需求的貧困孤獨癥兒童,其中優(yōu)先資助城鄉(xiāng)低保家庭的貧困孤獨癥兒童。救助標準:中央財政為每名救助對象每年提供12000元康復訓練補貼。各省、市救助標準不一,救助額每人每月300元-3000元。遠遠低于每人每月所繳機構費用,且只能到殘聯(lián)組織指定接納自閉癥患者數(shù)量有限的自閉癥機構。政府的保障政策仍無法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龐大需求。

  三、幾點建議

 ?。ㄒ唬邆滢k學條件、有能力的自閉癥機構給予政策扶持和資金的支持。如能夠享受國家義務教育的優(yōu)惠政策、享受殘疾人義務教育的補助金以及餐費補貼等。

  (二)成立自閉癥教育專項基金,用于改善自閉癥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和培訓,擴大從事自閉癥兒童專門教育的師資隊伍,推進自閉癥行業(yè)的規(guī)范化管理和健康發(fā)展。

  (三)對從事自閉癥教育的特教老師予以經費補助,提高教師工資福利待遇,保障民辦特教老師與公辦教師同等的福利待遇,以吸引足夠專業(yè)人才從事和服務于自閉癥兒童看護和教育。

 ?。ㄋ模┙逃繎獣嘘P部門進一步加強孤獨癥兒童教育。一是積極通過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在特教學校附設孤獨癥教育部、鼓勵有條件的地區(qū)舉辦孤獨癥學校接收自閉癥兒童。二是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校或職業(yè)高校增設孤獨癥教育專業(yè),加強自閉癥專業(yè)教師的培養(yǎng)培訓。三是加強自閉癥兒童教育評估,制定個別化教育方案,增強教學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學效率。四是組織專家力量研究并制訂自閉癥學生的課程教學大綱,開發(fā)自閉癥兒童教育資源庫,為教育教學提供支持。

  (五)通過各種形式宣傳自閉癥相關知識,讓社會更多的人對自閉癥患者有所了解,喚起全社會對自閉癥患者特別是0-14歲自閉癥患者的關心、理解和支持,共同幫助自閉癥患者共享社會發(fā)展成果。

 

對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3866號建議的答復

林青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推進自閉癥兒童教育發(fā)展的建議收悉,經商教育部、財政部、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現(xiàn)答復如下:

  一、關于對孤獨癥機構的扶持和支持

  自閉癥也稱為孤獨癥。為支持殘疾兒童提高受教育水平,在財政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國殘聯(lián)配合教育部堅持特教特辦,對包括孤獨癥機構在內的特殊教育機構給予特殊支持。一是指導各地落實全國義務教育學校(含民辦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6000元的標準,推動民辦特教學校改善辦學條件。二是指導各地落實《國務院關于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fā)展的若干意見》(國發(fā)〔2016〕81號),確保民辦特教學校教師在資格認定、職務評聘、培養(yǎng)培訓、評優(yōu)表彰等方面與公辦教師享有同等權利。三是指導各地按照2016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有關規(guī)定,引導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采取購買服務、助學貸款、獎助學金和出租、轉讓閑置的國有資產等措施,對包含民辦孤獨癥康復訓練機構在內的民辦學校予以扶持。

  同時,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國發(fā)〔2016〕36號),中國殘聯(lián)配合教育部等有關部門建立殘疾兒童隨班就讀支持保障體系,為其中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兒童提供包括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在內的12年免費教育。支持特教學校、取得辦園許可的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和有條件的兒童福利機構開展學前教育。鼓勵普通幼兒園接收殘疾兒童,進一步落實殘疾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資助政策。通過中央財政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補助資金(含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各地統(tǒng)籌開展殘疾人助學、實用技術培訓以及康復、托養(yǎng)等工作。

  二、關于孤獨癥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中國殘聯(lián)配合教育部等有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推進孤獨癥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一是加大對特殊教育師資的培養(yǎng)力度。指導各地各校針對特殊教育教師數(shù)量不足、難以滿足特殊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需求的突出問題,通過增設特殊教育專業(yè)、增加招生計劃、開設孤獨癥教育相關課程等方式,不斷擴大包括孤獨癥康復訓練在內的特殊教育教師培養(yǎng)規(guī)模。二是實施卓越特殊教育教師培養(yǎng)計劃。充分發(fā)揮華東師范大學、重慶師范大學等5所師范院校的示范引領作用,重點探索師范學院與醫(yī)學院校聯(lián)合培養(yǎng)機制,推動特殊教育教師培養(yǎng)質量提升。三是開展孤獨癥兒童教育有關培訓,努力提高從事孤獨癥兒童教育師資的專業(yè)水平和能力。近三年教育部主辦的特殊教育改革發(fā)展研討班中,均設有孤獨癥教育方面的專題講座。2016-2017年教育部委托北京師范大學舉辦全國孤獨癥兒童教育師資高級研修班。2018年中國殘聯(lián)委托華東師范大學、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等學校舉辦特殊教育師資培訓班,開設孤獨癥教育相關課程。

  三、關于加強孤獨癥兒童教育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辦好特殊教育”的部署和要求,中國殘聯(lián)會同教育部等有關部門連續(xù)實施兩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不斷推動完善特殊教育相關政策,推動發(fā)展包括孤獨癥群體在內的殘疾人教育。截至2018年,全國共有3所公辦的獨立設置的孤獨癥兒童教育學校(廣東省廣州市康納學校、福建省福州市星語學校、山東省青島市晨星實驗學校),在大部分培智學校設有孤獨癥兒童教育康復部,同時支持普通幼兒園和中小學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接收孤獨癥兒童。各地按照“一人一案、分類安置”的要求,通過安排輕中度孤獨癥兒童少年到普通學校就讀,中重度孤獨癥兒童少年在特教學校就讀,極重度、不能到校就讀的孤獨癥兒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門或遠程教育等方式,努力做好孤獨癥兒童少年的教育安置工作。其中,北京市在孤獨癥高發(fā)地區(qū)建設10個孤獨癥教育康復基地;福建省支持福州市星語學校開展孤獨癥高中階段教育探索;廣東省對孤獨癥、腦癱及多重殘疾學生,按不低于普通學生生均公用經費標準10倍撥付生均公用經費;上海市在特殊教育專家委員會中成立孤獨癥教育專家組,在特殊教育入學(入園)評估中對孤獨癥兒童開展專項評估,量身定制最適宜的教育安置方式。

  下一步,中國殘聯(lián)將積極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按照《殘疾人教育條例》《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要求,積極通過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在特教學校附設孤獨癥教育部、鼓勵有條件的地區(qū)舉辦孤獨癥學校等方式接收孤獨癥兒童就讀,努力擴大孤獨癥兒童受教育機會;指導特教學校逐步將孤獨癥與腦癱、智力殘疾等殘疾學生進行分班教學或插班教學,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加強孤獨癥兒童教育評估,制定個別化教育方案,提高教學效率,不斷提升孤獨癥兒童教育質量;組織專家力量研制孤獨癥學生的課程指南,開發(fā)孤獨癥兒童教育資源庫,為教育教學提供支持。

  衷心感謝您對殘疾人事業(yè)的關心和支持!

 

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

2019年8月20日